阅读:0
听报道
看了《流浪地球》,很好的片子,场面、特技效果、想象力、科技元素、节奏、摄影、情节……都很好。
比肩好莱坞大片、中国科幻电影开山之作,这些美誉不为过。
然而,这不是我脑海中的《流浪地球》----完全不是!
一、这不是影评人笔下的流浪地球
我看了一部好电影,但看了一堆烂影评。
影评对电影评价上升到了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高度,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
1、电影摈弃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弘扬了中国式的集体主义 ----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讲究大局,讲究牺牲,讲究合作,喜欢集体主义办大事,依靠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
2、中国式家国情怀的坚守价值观和西方逃跑、放弃的价值观----因此中国解决方案是带着地球一块逃,其他的文华是开着飞船逃。
3、终于不再是美国人去拯救地球了,而是中国人带领全世界的人拯救地球!中国人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而其他文化没有人类是一个整体的这么一个概念。所以说这部电影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以上这些影评相当糟!
在我看来,恰恰是对思想、文化、价值观表达的空洞、生硬和极度混乱才是这部电影的致命硬伤。
带着地球逃跑和乘坐飞船逃跑这两种选择之间其实并不冲突,这事脑洞开在哪里、开了多大的技术性问题,两种选择可以同时存在以增加人类未来生存的概率;其他国家所拍人类灾难片也都会出现联合政府,全世界国家协同行动,一样看重人类共同命运。
今天重点放在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个问题上---对这一关键思想、关键主题的诠释恰恰是这部电影最为混乱、最为矛盾的地方。
关于个人英雄主义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感觉是在看一部好莱坞大片,因为无论是讲故事的方法、拍摄手法、剧情设计都非常好莱坞。
最典型的是人物设定----小人物普通人、性格鲜明、缺点突出,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最终蜕变、升华为拯救人类的英雄----这很好莱坞。
电影里面有两个非常典型的英雄,一个是儿子,一个是父亲。
前者在关键时刻与其他人尽释前嫌,创造性地想出解救人类的方法,冒死处置险情,他当然是一个大英雄。
后者违抗联合政府命令、力排众议,凭一己之力强行改变原有计划,最终舍生取义,以飞船撞向木星,解救了地球、解救了全人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英雄。
这难道不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吗?
这样的情节安排、人物设定、价值观传达,不但非常好莱坞,而且非常美国。
关于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这部电影里找不到,甚至其表达是反集体主义的。
最典型的桥段就是吴京饰演的父亲拒绝听从联合政府命令,非法损毁太空站操作系统,改变整个太空站的应急计划和飞行计划。
更为严重的是,当得知真相、证实自己误判后,仍然违抗政府命令,冒着既救不了地球、又葬送人类唯一希望的风险孤注一掷。
这怎么能是一个集体主义呢?这分明是无组织、无纪律,完全是原始情感加个人英雄主义的混合体。
(当然剧情的安排一定是英雄成功了,政府是愚蠢的----这同样很好莱坞)
所以,我们在这部电影里面完全看不到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好莱坞价值观的任何影子。我们也看不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依靠集体力量,依靠集体智慧来去拯救人类的价值观的体现。
二、这不是刘慈欣笔下的流浪地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慈欣小说原版传递出来的深沉、发人深省的思想。
与影片对于情感的渲染不同,小说在叙事手法上非常冷峻,甚至有些冷漠,似乎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疲惫的视角来去审视整个过程。
在地球的整个逃离过程中,人类是被巨大的恐惧所折磨,因此除了太阳什么时候爆炸、生于死以外,人类对其他的东西已经漠不关心,包括人类最为宝贵的爱情和亲情----注意,这与电影完全不同!
妻子可以欣然接受并很快忘记丈夫去跟其他女性同居;母亲为探究某个事情可以抛下自己刚刚生下的婴儿于不顾;夫妻间可以反目成为敌人……
不仅如此,作者非但没有明确提到什么英雄人物,也没有提到鲜明的集体主义精神,反而他是以一种冷峻的笔调来去描写人类是如何作为一群乌合之众而存在。
小说中第一人称的主人公卑微而普通,既没有勇气直面生死,又没有用所掌握的知识对整个逃离过程做出贡献,当然更不是一位英雄。
不仅如此,他最终也成为了人类乌合之众之中的一份子。
小说有这样一个深刻和发人深省的段落:
地球在执行逃离太阳系计划400年后,人们发现太阳并未如之前科学家和联合政府预计的那样发生爆炸,一切如初。
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自己上当受骗,认为所谓太阳将爆炸是联合政府为了建立独裁帝国所去编造的谎言、制造的阴谋。
先是部分人拿起武器和政府军展开对抗,三天后,全世界各个大陆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主人公的妻子就是叛军之中的一员。主人公则加入政府军,这并非因为他有理性的判断,而是军人世家听从命令的基因使然。
随后叛军所向披靡,政府军纷纷倒戈。最后,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主人公与其他残余政府军倒戈攻占了地球驾驶室,并把它交给“外面理智的人类”,也就是叛军。
为了保住驾驶室,避免失控破坏地球,5000名政府官员、科学家、忠于政府的士兵向叛军投降,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抵抗。
叛军----人民群众最终以非常残忍的方式处决了这5000个人。
正在叛军欢呼的时候,太阳爆炸了……
原著中这一个悲剧的桥段所体现出来的是人类的冰冷,完全不是电影里面所表现出来的有些刻意的温情。
在小说中,如果有英雄的话,那应该就是这5000名被群众虐杀的人;如果说有集体的存在,那叛军们就是最为典型的集体了。
但这一集体所体现出来的并不是什么智慧和力量,而是愚蠢、冲动和残暴!
这样一个集体,具有勒庞笔下乌合之众的典型特征。
一个人在个体状态下,是具有理智和道德底线的,而一个集体的典型特征就是智商被拖低、道德水准也被拖低,人们会变得集体的弱智、集体的极端、集体的残暴。
相对于少数个体而言,群众是靠不住的。
因此在刘慈欣原著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人类:
人类的智慧可以使人类本身去脱离毁灭,可以解救自身,但人类的本性弱点却可能杀死自己、毁灭人类!这种人性的弱点和危害性在集体状态下极易被点燃。
在人类面临危机的时刻,最可能毁灭人类的反而是人类自身构成的乌合之众!
因此,小说原著恰恰是对集体主义、集体智慧、集体力量的否定。
三、这不是我脑海中的流浪地球
宏大的题材,需要宏大的思想支撑。
宏大的场面可以通过特效来渲染,但宏大的思想并不像特技效果那样可以轻易获得。
大片不仅要有大片的形式,还要有大片的内涵。
至于影评在鼓吹电影淡化了个人,淡化了国家,淡化了民族,强调了全世界协同、强调了集体主义、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影评人自己却在强调中国带领人类解救地球,强调中国拍出与美国相抗衡的科幻片、中国成功输出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不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国家主义了么?
这些相互之间矛盾和混乱的信息传递以及思想表达,恰恰是说明了一种文化不自信。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