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因城施政几乎不可能成功!

中国的事情讲究“政策”,上面制定下面执行,执行得好的表现是事情朝着政策要求的目标前进,执行得不好的表现是进展缓慢甚至朝相反的方向运行。

这本无可厚非,虽然落实起来往往是执行过了头,但效率会大大提高,比如造卫星、修高铁、开工厂。

因此我们习惯了定政策、下命令,不但在行政事务中如此,对于金融市场的运行也保留了一贯的作风----前有股市、后有楼市。

然而,与其他事情不同,金融市场有它自己的规律,政令在这里并不会发挥制定者所期待的作用,并且往往会向着制定者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如今的房地产就是这样。

“去库存”的政令原本的目标是大力推动三四线城市积压库存房的销售,以减轻信用风险压力,然而实际上却成为炒高地价、房价的依据,收缩土地供给、制造楼盘短缺恐慌、诱导居民加杠杆,地方官和开发商们为此忙得不亦乐乎。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可以控制的程度,因此如今又一纸强硬的政令要求各地调控楼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想想都心悸。

当前房地产政策的官方口径叫做“因城施政”,简而言之就是一二线限制需求,鼓励资金向三四线流动。

然而,这个目标或许无法能实现。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充分的金融化,房地产已经成为典型的投资品,这个领域是绝对的资金密集型、绝对的投资驱动型,我们需要把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看做一个整体,而不能割裂开来对待。

这就像股市的道理一样,不管什么板块和个股,都是股票,绝大多数的个股运行趋势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在趋势向上时,大多数股票会上涨;在崩盘时,再好的股票也会惨烈下跌。我们无法要求这个板块涨、那个板块跌;这支股票涨,那只股票跌。

之所有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变化使然,而情绪会传染并在参与者之间不断循环传递反复强化。

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

此次的调控政令之严厉、覆盖面之广泛着实罕见。

隐隐感觉到,管理层有意终止这一无休止的麻烦循环。

其实对于楼市不用费力去进行那么多的分析,只需要明白一点就足够,那就是楼部长所说的“义无反顾”地推行房产税,这是房地产的未来,而且并不遥远。

中国房地产的问题说到底是地方房地产财政问题,因此才会有地方官阳奉阴违,以去库存、调控为名行哄抬地价、房价之实。

这个问题要解决,这是不太远的基本面。

调控是眼前的基本面。

世界上有很多调控出来的泡沫破裂,比如很久以前的荷兰郁金香,比如不太遥远的中国君子兰,均是如此,去年的股市也是如此。

调控引发的市场心理预期转变很快会反映到市场上来,这将是全国性的,心理活动并不会区分一二三四线。

有消息说某些地方政府要求10月调整,年底再涨回来,慢慢涨、不要快速涨……

这就与股票的国家牛市、要慢牛不要快牛是一个道理。

这不会成功!

如果市场看清底牌,那么参与者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快速实现目标,这些行为是不受行政命令所控制的。

就像股灾时的救市、熔断根本难以成功一样,一旦市场明确了方向,流动性会瞬间枯竭,在这个问题上房市要比股市厉害的多。

全国楼市以一线马首是瞻,前期涨幅巨大的城市预计很快就将有所表现,那么二三四线就会跟进。

个别资产的价格向不同方向运行,一定是在市场完成了主趋势进入盘整时才会出现,而当前的楼市并不处在这个阶段,所以不同城市的房价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情形难以发生。

如果房价受控甚至下跌、楼市成交急剧萎缩,管理层会再次出台楼市刺激政策吗?

成也政令、败也政令----我想不会了!

想了解更多的财经信息和投资策略,可添加KEYU-68(注意字母为大写)或liuweimingcaijing好友,加入财经交流群,与5000余名群友互动;下载喜马拉雅FM,关注加“V”认证的“刘维明”收听市场直播。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刘维明的微财经(liuweimingwcj)

分享是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

话题:



0

推荐

刘维明

刘维明

17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资深金融市场专家。涉及领域: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投资管理、金融工具。

文章